行业新闻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二十大代表:给年轻文物工作者提供更好平台和待遇!

2022-10-18

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文博行业参会者众多,并针对各类行业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针对文物保护事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共二十大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研究馆员陈卉丽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要给有志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平台,适当增加待遇,把有能力、有水平、对文物有敬畏之心的人留住

陈卉丽表示,人才是基础,有充足的人才才能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各项工作。当前,要加大文保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用平台和待遇把有能力、有水平,对文物有敬畏之心的人留住。

文博V视
 
 
,赞10

“我们好比医生,文物是不会说话的‘病人’。不管在哪儿看到它们,我总是不由自主地盯着检查有没有病害,思考怎么‘治疗’。”

从事文物修复工作27载时光,中共二十大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研究馆员陈卉丽笑言自己的“职业病”不轻。在参加全国党代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她分享了自己修复文物的故事,也谈起切身感受到的文物保护工作之变。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文物医生”,陈卉丽这些年“抢救”过不少“重症患者”。这其中,当属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作最具代表性。

该造像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但在历经800多年风雨后,造像已经开裂、脱落、变色,更涉及胎体内部损伤等34种病害,可谓“病入膏肓”。2008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千手观音石刻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

陈卉丽担任石质修复组组长,在长达8年多的时间里,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完成了造像石质胎体补型、修漆、彩绘、贴金等修复工序,最终使千手观音重放光彩。值得一提的是,修复过程中工业X光探伤、红外热像探测等方法和技术,是中国对大型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修复的首次应用

“如今,大足石刻已由抢救性保护为主转为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的阶段。”陈卉丽介绍,2019年12月,大足石刻监测预警系统投入使用,可实现对石刻监测数据、预警信息、监测报告以及档案数据的统一管理。“一旦发现病害就及时干预,尽量避免文物从‘轻症’发展到‘重症’。”

与屹立千年的石窟造像相比,27年只是一瞬。但这27年间,陈卉丽切身感受到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入行时因陋就简,连修复刀都是自制的。由于没有仪器辅助和数据支撑,一些复杂、叠加的病害往往无力处理。”陈卉丽说,这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愈加重视,投入越来越大,各种高科技运用到文物修复中来,让修复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以大足石刻研究院为例,今年6月,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启用。医院内设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文物保护修复室、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保护与修复成果展示室等四部分,还设有分别针对石质、雕塑及纸质文物的专业保护修复室等。文物“看病”变得更加精细、准确。

大足石刻的国际“朋友圈”也在扩大。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与意大利、日本等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开展了广泛交流合作。“我们在文物保护事业上取得的成绩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和掌声。在交流中,大家互相借鉴各自好的经验做法,这也开拓了基层文物工作者的国际视野。”陈卉丽说。

20多年的光阴也在陈卉丽身上留下“刻痕”。寒来暑往,常年在条件简陋的野外工作让她的颈椎腰椎造成损伤,眼镜近视的度数也越来越高……时间未曾改变的,唯有她“对文物的敬畏之心”。

“大足石刻有5万余尊造像,如今已经进入高速风化期。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作为党代表,她思考文保事业如何留住“练得好功夫,耐得住寂寞”的年轻人,并把更多精力放在人才的“传帮带”上。“文物保护事业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乐见更多年轻人成为文物守护者。”

延伸阅读

优秀共产党员陈卉丽:择一事 终一生

修复文物就是守住中华文化的辉煌

手中的软刷在石刻之上轻柔地拂过,用笔缓缓记录下需要修复的每一个细节……从举世闻名的千手观音,到如今从未对外开放的舒成岩摩崖造像,陈卉丽文物修复的步伐从未停止。

“择一事,终一生,文物修复就是我一生的修行。”57岁的陈卉丽是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保护工程中心主任、研究馆员,如今扎根大足石刻已经27年,她把对党的忠诚热爱体现在对本职工作的兢兢业业中,倾注在对事业的全心投入中。

在文物修复工作中,她总结出“望闻问切”文物病害诊断“四诊法”,对大足石刻研究院的石像进行细心“诊疗”,使这些受损石刻重获新生。她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倾尽全力去保护修复文物,就是守护中华文化的辉煌。

坚守在文物修复一线多年,她依然守住初心,将文物保护工作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书写着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

从纺织女工到石刻修复专家

1995年,纺织女工陈卉丽为了和丈夫不再分居两地,决定来到重庆大足石刻博物馆,成为了一名文物监测员和讲解员。

大足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在这里,有着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最高水平的5万余尊石刻造像,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在担任大足石刻讲解员的那些年,陈卉丽带着许多游客去感受这里的神秘和宏伟,但是,历经多年风雨的石刻造像“慈悲虽在、容颜却改”。久而久之,她内心深处的柔情被深深触动了。

因为大足石刻是室外文化遗存,在千百年的冷暖交替、雨雾浸蚀中,崖壁逐渐出现了渗水的问题,岩体也慢慢失去了稳定,还面临着石质风化、生物侵蚀、彩绘层和金箔层劣化等多种威胁。

陈卉丽看到这些造像日日经受风吹日晒,被“病害”侵蚀,满身疮痍,她心里难过!有一天,她抬头看着这些沉默不语的石刻造像,内心深处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1997年,陈卉丽顶着众人质疑的眼光,决定学习馆内技术含量最高的技艺——文物修复

可是“想到”和“做到”,毕竟是两回事。修复文物,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需要拥有一定历史、考古、金石、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学石刻、铸造、油漆、色彩等实用技术。

当时已经30多岁、只有中专学历的陈卉丽不放弃,她就像一张白纸一样重新学习,她边干边学,白天向同事请教,晚上自己看书本,技术越来越娴熟。三更灯火五更鸡,命运对努力的人从不吝啬,终于,经过5年不懈地学习,陈卉丽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文物修复师。

为石刻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修复文物的岁月里,陈卉丽的工作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而且在长期的工作中,陈卉丽总结出“望闻问切”文物病害诊断“四诊法”——“望”是看文物的断裂、破碎、表面情况;“闻”是嗅文物表面气味,看是否有污染霉变;“问”是向看护人员了解文物变化情况;“切”是用手指轻轻触摸感受文物是否疏松

2008年5月,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全国石质文物保护项目中,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是“一号工程”

一个月之后,大足石刻博物馆的负责人找到了陈卉丽,安排她作为大足石刻研究院现场技术负责人,带领团队参与“一号工程”。

这个千手观音造像从雕凿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800多年间,千手观音见证了历史更迭。800多年间,时光也在千手观音造像上留下了痕迹。

陈卉丽知道,这次的修复工作,无论是对自己而言还是对文物修复界而言,都是一项挑战。

千手观音造像的830只手病症各不同,残缺440处,为了“对症下药”,陈卉丽带领团队驻扎在修复现场,他们填写了1032张调查表,查找了约350处修复现场,手绘病害图297张、病害矢量图335幅,拍摄现状照片1300余张。

为了修复千手观音造像,陈卉丽带领团队用了3年时间,进行了100余次实验,才从10多种材料中提取剂量,找到最佳的加固剂。

为了坚守文物修复的真实性原则,在陈卉丽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花了大量时间去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经典著作,不仅如此,他们还去了四川、河北、山东等地,实地考察了30多座石窟的观音造像。

最后,他们决定采用“可拆卸式”修复法,因为这个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保证造像的艺术完整性,还为以后的修复留下了空间。

当看到修复后金灿灿的千手观音端坐莲花台,给大家带来感动和震撼时,陈卉丽禁不住眼眶湿润:“这辈子,值了!”

 

图文来源:中新网丨冉文娟、上游新闻丨李晟、博物馆圈微信公众号